梨狀肌症候群2jpg  

 

        林先生今年60歲,很不幸的,於6年前於工作中發生腦栓塞,當時非常危險差點危及生命,雖然存活下來了,但也造成了右邊肢體偏癱以及說話障礙,因為行動以及溝通的不便,家人照顧倍感吃力;根據家屬的陳訴,林先生於2年前跌倒,造成右邊臀部極度疼痛,緊急送往醫院接受診治,當時做了一系列的檢查以及做復健、服用止痛藥,但病情還是時好時壞,也因此整個家也陷入愁雲慘霧當中因為一個機緣,經由朋友的介紹來到本診所接受治療。

      因為經驗累積以及同理心,我對這類型的病人特別有辦法,身體檢查時,發現腰部沒有問題,所以判斷與腰椎沒有直接關係,其次,往臀部有關的肌肉一一檢查,最後發現是梨狀肌的地方,觸摸到硬結節以及極度的壓痛,所以診斷為梨狀肌損傷,治療上我採取在梨狀肌的地方,注射我特殊的配方--消痛劑,幾天後,病人的疼痛就已經減輕一半了。

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位於骨盆深層的肌肉,其重要性在於由腰椎及薦椎神經根所匯集而成的坐骨神經,會穿過梨狀肌至骨盆外側及大腿的後側,而坐骨神經則支配下肢的運動及感覺功能。而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臨床上常見的表現為單側下背痛或臀部痛,疼痛並可能轉移至同側大腿的後側,也會因為運動或長時間的坐與走路而加劇,由於其較少見且症狀並不具有特異性,常會被誤認為是腰椎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小面關節病變,或其他造成腰椎神經根病變的疾病。根據美國的統計,「梨狀肌症候群」約占了下背痛病患的百分之六至八。

梨狀肌症候群---假性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的成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坐骨神經在穿過梨狀肌時受到壓迫,另一個是由於梨狀肌本身的緊繃、痙攣或肥大而造成筋膜疼痛。身體檢查方面,可在梨狀肌表面發現到有壓痛點,並可能刺激到坐骨神經而誘發同側下肢的轉移痛,此外可能可以在臀部摸到因為痙攣而縮短成香腸狀的梨狀肌,長時間下來,慢性病患也可發現單側臀部肌肉的萎縮,而造成患側的臀部較另一側為小。診斷上以臨床症狀表現為主,並須先排除其他常見造成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疾病,醫師可利用一些誘發姿勢檢查,來刺激梨狀肌或坐骨神經而引發病患的疼痛,如此可增加診斷的正確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俊峰醫師 的頭像
    陳俊峰醫師

    陳俊峰醫師的部落格

    陳俊峰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