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歲數40有餘,擔任某某公司的業務員,平常工作很忙碌又是一位外食族,與妻子的感情一直都不好,於是與太太就愈來愈疏離,在此種狀況之下,太太在外面的感情世界又有了新的發展,就在去年與太太爆發了一次很大的衝突之後,就與妻子離了婚,從此之後李先生就陷入了極度的憂鬱以及憤怒的情緒當中,自認為被太太背叛了,之後就鬱鬱寡歡,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笑容,過不久,身體起了一些變化,起初只有輕微血便和拉肚子的情形,以為是腸胃問題,吃了一段時間藥後仍未改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最後,每天幾乎拉十、二十次的水便以及大量的血便,體重從七十五公斤降為六十五公斤。
在如此重大的變化之下,病人經轉介到大醫院檢查,最後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大腸鏡發現患者從直腸到升結腸約一百公分長的黏膜都已發炎,潰爛,於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其中包刮類固醇),但因為病人吃藥之後開始出現劇烈的胃痛、腹脹以及厲害的青春痘,所以病人就自行停藥改吃中藥,但過沒多久,又發現解出大量的血便,所以又重新開始接受西藥治療,在身心交瘁之時,剛好在網路上看到我的一篇文章,潰瘍性結腸炎的特效療法: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所以到我的診所接受治療。
按照慣例:對於一些比較嚴重的病人,我都會先做5DMR掃描,然後做完一個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的療程之後再做複檢 ,在做治療之中,病人的腹脹、腹痛就消失了,大便也成形,而且也不再有血便了,這讓病人興奮不已,也重新有了笑容。
5DMRA檢查前後比對
2014-09-05 2014-10-15(治療之後)
直腸的部分:
不僅是能量變好而且紅藍線降低很多,代表器官恢復很多.
心血管:
本來被污染很多,但經治療之後血管淨化了
肝柱狀小葉:
肝臟的毒素也變少了
一、定義
造成潰瘍性結腸炎之原因,是由於大腸表面之黏膜經過長期不斷瀰漫性的發炎所造成,病情時好時壞的交替出現,病變由直腸乙狀結腸向上蔓延,可能侵犯整個大腸,其症狀一般侷限於直腸大腸。除了長期發炎之外,另外有 5%之所謂”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此種病症,惡化極快,必須立刻治療處理。
二、病因
(一)遺傳因素(二)自體免疫系統作用(三)細菌毒素(四)過濾性病毒感染(五)飲食因
素,如食物添加物(六)食物纖維太少(七)原因不明
經分析病人之所以會發生潰瘍性結腸炎,是因一段破碎的婚姻,造成壓力過大而引起免疫機能失調,又因為是外食族,一定又吃了很多不好的油、肉、太多食物添加物而且食物纖維又太少所引起的。
經抽血檢查,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普遍較高,代表有慢性發炎的現象,經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之後,呈現出顯著的降低,而且是有統計學上的意義的;症狀也明顯減輕,大便次數減少,腹痛緩解,結腸鏡檢查潰瘍面積縮小或痊癒。結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經星狀神經節阻滯後免疫球蛋白有明顯的變化,治療效果顯著。提示用該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為臨床開闢了新的途徑。
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在臨床上的應用已有100餘年的歷史,早在50年代就有人將此法用於預防感冒取得明顯的效果。近年來有的學者觀察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對免疫機能有調節作用,因而用於治療一些免疫機能失調的疾病 。一些中國大陸的醫生根據這一機制將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用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觀察阻滯前後各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變化,發現阻斷療法前後其變化顯著。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多認為與循環中免疫複合物的產生對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機能的影響有關。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沒有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口服偶氮磺胺吡啶,但療效不可靠、易復發。腎上腺皮質激 素副作用多,部分患者難以接受,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Ⅲ價格昂貴,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星狀神經節阻斷後可能是抑制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循環中免疫複合物的產生,從而調節了體液免疫機能。作者選擇了這種免疫機能亢進同時又是臨床上難治性疾病,用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20次後,觀察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變化,結果表明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後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程度 的降低 ,以免疫球蛋白A最為顯著 。同時臨床症狀明顯減輕,大便次數減少,腹痛緩解,結腸鏡檢查潰瘍面積縮小或痊癒,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經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提示用該法治療體液免疫機能亢進的潰瘍性結腸炎有突出的優點,同時也提示,用該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為臨床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
留言列表